Posts

常年期第十三周 (乙年) — 令人转变的触摸

Image
  谷5:21-43 今天的福音讲述了两个奇迹,一环接着一环。一个奇迹是患血漏症12年的妇人得到医治,另一个奇迹是会堂长雅依洛(Jairus)12岁女儿复活了。首先,我们错误的认为:这是一环套着一环的故事,这令人印象深刻。经过仔细分析以后,我们发现:作者显然是希望我们把这两个故事当作一个故事的两个部分来理解。 我们对反复提到的数字12很感兴趣。在这里的两个女性角色极具象征意义。这与以色列的十二支派有关,整个以色列都在失去生命。流血意味着生命的衰退和死亡。她们的司祭和先知(医生)没有设法医治她们。要记得:在希伯来语中,以色列(Israel)一词是一女性化的名字。12岁小女孩的死,意味着以色列即将死去,意味着邀请人们相信基督会带来医治,祂会使之复活。因此,这些故事,并非属于发生在那两人身上的单独奇迹,而是对整个以色列人和基督徒团体的教导。 这个妇人,她为什么要偷偷触摸耶稣?按照犹太法律中关于“洁”的法律禁止一个血漏的妇人与人接触,触碰举行礼仪的用品(参看:肋15:19-24)这是禁忌。大约三年前,我曾读到过来自尼泊尔的报道,一个正处于经期的女孩,被隔离在村外的小屋内,被蛇咬死而死。直到现在,犹太人仍然在延续这样的做法。 那曾触摸过在月经期内流血的妇人的人,变得不洁,直到晚上,需要沐浴,以此行取洁礼,才能被认为是洁净的。同样,触摸耶稣,就会使耶稣变得不洁。这就是她暗自触摸耶稣的原因。耶稣使这事公诸于众。这个故事除了具有象征意义以外,耶稣使女性的生理现象超越受到玷污,成为她生理性生命的正常过程。在那个时候,耶稣多么具有预见性,想一想,直到现在,犹太人都没有改变这样的禁忌!祂也公开证明了一件事:至圣所也不会因这些污秽受到玷污。 福音经文中,另一处引起我们注意的小事,就是人们对那小女孩死讯的回应,他们带有一种沮丧的情感,他们认为:耶稣难以掌控死亡。以色列是无药可救的。在今天的教会中,时常看到这种沮丧的情绪。人们也会想到另一个瞬间:每人生活的处境,是无法改变的;就连天主也救不了我们。天主的回答是:没有什么处境是祂无法控制的。只要相信,祂就是使我们发生改变,甚至能使我们摆脱死亡。 这个故事带给每个人的意义,更多的与使人得到医治的触摸有关。人群不断推挤,想要接近耶稣。许多人触摸了耶稣。有一点很突出。耶稣知道,触摸的力量,极其强大。这个力量,甚至不在祂的身上,而是在祂的衣穗上。耶稣甚至

常年期第十二周 (乙年) — 从处在危机中的救主身上吸取教训

Image
  谷4:35-41 从情感上来说,听说某个我所依赖的人(丈夫,父亲,兄弟,妻子)对我的生活漠不关心,是我生命中最令人不安的时刻之一。感到背叛和不安全感,可以毁掉任何人。这就是门徒所经验到的人生阶段。他们在大海中,处在风暴眼中,他们依赖的人,他们的师傅,耶稣,睡得如同死人一样。 “主,如果我们丧亡了,祢不在乎吗?”门徒向祂恳求,这恳求的声音,介于愤怒的呐喊和几近绝望的呐喊之间。今天福音经文中的门徒, 他们代表的是面对战争,混乱,剥削贫穷国家,轻易砍伐树木,剥削原住民对自己土地权利的人。我们感到绝望,质疑在这场浩劫中,天主为什么不作回应。有没有一个足以使我们感到安慰的答案?仔细研究这些奥秘的细节,就能帮助我们从这些问题中学到一个或两个灵性上的教训。 把这个故事放在耶稣一生的次序中,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这个故事的象征含义,准确无疑。船是很容易把教会和信友团体区分开来的。风和风暴对教会的磐石形成挑战,门徒受到惊吓,感觉凭自己的能力,无法驾驭教会。但是,我们不太明白,这个场景中,耶稣为什么在睡觉。对此的解释自然是:处于受到迫害中的基督徒,发现耶稣并没有进行干预。然而,这样的场景重现了圣咏107(106):23-30提到的,耶稣成为普世君王的场景。耶稣与他们同行,与他们一起吃饭,与他们共度昼夜的,不只是人,且是宇宙的君王。邀请门徒和全体基督徒相信的,就是这临现的天主。 风暴平息以后的对话,显示了门徒所犯的错误。他们对风和风暴的恐惧,大过他们对救主的信赖。他们不相信那在船上睡着的那人,然而,那人能止息风暴。即使是在今天,这段圣经文,对焦虑的我们,做出了回应。当我们感到无助的时候,我们仍然要相信上主。祂将是向祂呼号之人的勇力。祂对这个宇宙,拥有全权。 疾病,死亡和其它自然灾害,对我们的世界构成威胁的时候,大多数人会感到绝望。但是,仍然有人为之战斗,保护他人。他们会成为解决威胁的一部分。当我们没有成为解决这些问题之人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成为这些问题的一部分。天主总会给我们共通的智慧,以此解决我们的问题。人们需要与天主同在,解决我们面对的问题。我们克服的障碍越大,我们就愈发变得完美,如同我们的天父是完美的一样。 圣父在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中,使人类改变,使我们能克服越来越大的障碍,形成更完美的自我。是的,我们要达到那样的地步,如同天父一样完美。“你们要变得完美,如同你们的天父是完美的一

常年期第十一週 (乙年) — 天主聖言的內在傾向

Image
谷 4:26-34 今天的福音提到三个关于天国的比喻:两个来自农业背景,另一个则来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厨房经验。我们什么时候或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比喻和故事来教导呢?当我们无法立即识别某种现实时,就需要用到比喻。而天国就是其中的一个。我们如此沉浸在这个现实之中,以至我们无法宏观它。这好比身处海洋的小鱼问牠的妈妈说:「海洋在那里?」妈妈回答说:「你正在游泳的地方就是海洋。」小鱼却说:「不,这只是水罢了。」小鱼没有其他的视野,无法理解海洋。要识别天主的国,对现实的不同视角是无可避免的。 天国是今生的现实,而不仅仅是来世的现象。它是由教会和相信天主圣主的信徒所组成的。每一个比喻都揭示了天国独特的一面。 第一个比喻讲述一个农夫把大量的种子撒在田间,然后他就休息。种子就是天主圣言,祂随著自己的内在倾向而成长。天国的增长指的是按照福音精神而生活的人的增长。农夫撒完种子后就得休息。我记起我孩童时做过的一件蠢事。在花园里经过一天的种植后,我常常把植物拔出来,看看它是否长了新根。而我爸爸花了一段时间才说服我,如果我每天都打扰它,它非但不会生根,反而会死掉。见证天主圣言的人需要耐心地等待祂在人们身上成长并结出果实。这种转化要求人们改变熟悉的价值观体系,并学习圣言所提倡的新价值观体系。有时这需要几代人的时间。学会忍耐。那些试图加速天国发展的人所相信的是自己的能力,而非天主圣言的能力。 第二个比喻讲述的是酵母和面团的故事。一个妇人在面团中放了少许酵母,它透过接触自行繁殖,充满了整个面团。这里指的是一个门徒转化的能力是藉著他的临在。门徒不需要拿著扩音器四处奔波传教去,他只需临在那里,藉著接触,藉著人们在门徒的生活中所见到的,一种文化在门徒不知情的情况下发展起来。门徒的数量并不多,但他们可以藉著生活的见证来转化整个团体。耶稣就亲自这样作了。祂有超过五千名跟随者,但祂拣选了一个小团体,他们都是亲身从耶稣身上经验到圣神之爱的人。这些人也反过来把这神圣之爱给予接触他们的人。随著信徒的增长,许多国家、许多世代的社会持续得到转化。天国是由那些经验了,且相信圣言的转化能力的人所组成的。 第三个比喻讲述一粒芥子。这小小的种子的生长倾向,足以成为飞鸟栖息的地方。它描绘一个遵从福音而生活的人如何使天国惊人地扩展开来,并为那些寻求庇护(飞鸟的巢)的人得到保护。我熟悉一棵生长在16,187平方米的土地上的榕树,它有大约三

常年期第十周 (乙年) — 以色列之母亲与教会之母

Image
谷 3:20-35 这人是谁,耶稣?有的人指责祂疯了,别的则指责祂是撒殚的军队。当群众正在争论此事时,祂在纳匝肋的家人听到了葛法翁的消息,便前来带祂回家。 当祂的母亲、兄弟和姊妹来到葛法翁时,耶稣正在一座房所子里被群众围在中间。不过他们没有进入房子,他们想与祂交谈,期望祂会走出来。此时,空间的形象具有清晰的神学意义:外面和里面、旧的和新的兄弟、姊妹和母亲,都有明确的分别。 马尔谷把处在外面的亲属视为古代的以色列。正确来说,圣史并没有提到玛利亚的名字,而只称她为「母亲」。他把她视为「以色列的母亲」的象征,从人民中诞生的拯救者。古以色列对天主的默西亚感到惊奇,她看到几个世纪以来所累绩的神学信念和希望备受质疑。她有感自己蒙召去皈依,去彻底地改变思想,且把耶稣视为自己的儿子。她尝试把祂接纳到自己的家里,带祂回到传统的模式。 耶稣不能接受,祂才不是那个要出去的人,而是外面的人必须进来,且愿意接受天主提出的条件,好成为新家庭的一分子。就是成为新以色列的母亲——基督徒的团体的一分子。凡留在外面的,纵使在生物学上他是亚巴郎的子孙,却并非「新家」的兄弟、姊妹或母亲。他把自己排除在天主的以色列之外。今天,这亦适用于那些领了洗,却停留在外面或没有听从祂的话的基督徒, 福音也讨论了耶稣赖魔王贝耳则步来驱魔的指控。耶稣对此进行反击,并诉诸「天主的国」和「撒殚的国」这一般的形象。他们带著部署好的天军面对面地作战。事实上,这是赋予生命的神圣力量与导致死亡,值根于人类内心的邪恶冲动之间的无情斗争。这些邪恶和凶残的力量体现在人类身上,并藉著人类发挥出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伯多禄:耶稣称他为「撒殚」(谷8:33 ),因为他容许自己被世俗的智慧所诱惑,而拒绝天主的审判。 耶稣又以壮士被另一个更强壮之士的图象来驳斥他们的论点。祂确定撒殚的国时日将尽;它终结的时期已经开始了,因为一股极为强大的正义力量已进入世界。即使撒殚看起来仍然是统治者,但事实上,牠已被废黜,再不是自天而下的主宰了。耶稣视牠「如同闪电一般自天跌下」。「壮士」伤人的力量已被拔除。(路10:18-19) 这些陈述是希望的邀请,刺激我们更加确信天主救赎的计划将要满全,即使这场胜利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显现出来。反过来说,在撒殚面前弃械投降,就是错误地认为耶稣的力量不及邪恶的势力。

基督圣体圣血节 (乙年) - 血缘关系

Image
  玛14:12-16, 22-26 今日福音的引言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源自旧约的象征:无酵饼和逾越节羔羊。细究这两个象征,将为我们提供基督圣体圣血节神学上的连结。 无酵饼是以色列人自他们吃玛纳(出16:33-34)以来就一直保存在约柜内的面饼,就是天主不断的眷顾的标记。在耶路撒冷的至圣所内,曾经存放著十二块无酵饼,每逢安息日就会换上新的,而旧的则会被司祭吃掉。可是我们不能说天主教保存圣体的传统源自于这个惯例,因为教会早期的文献记载著,圣体是为分送给病者而保存的。不过今天圣事的保存是天主渴望与人类永远生活在一起的象征。 而另一个象征就是逾越节羔羊。在最后晚餐中最值得留意的是,见不到逾越节晚餐最不可或缺的羔羊。毫不起疑的读者便会问:「我们舖设好餐桌和面饼了,逾越节的羔羊在那里呢?」那只牺牲的羔羊就是耶稣祂自己,所以没有其他羔羊在场。在最后晚餐时,无酵饼和羔羊合而为一。「这就是我的身体…」逾越节羔羊和犹太人庆祝赎罪祭而祭献的羔羊是不同的。赎罪祭所献的羔羊是代罪羔羊。若望福音(若1:29, 36)和致希伯来书(希9)中指向基督的羔羊就是这只代罪羔羊。然而,从今天的马尔谷福音的脉络中可以看到,他所谓的羔羊是巴斯卦(逾越节)羔羊,即那只把人从埃及的奴役(罪恶的象征)中释放出来,领到应许之地(永生)的羔羊。 正如基督所述:「这就是我的身体,你们拿去吃。」它的整个含意就是「我就是逾越节羔羊,吃我的肉,你就能从罪恶(埃及)的奴役中得到救赎,获得释放自由。」逾越节羔羊就是在「谁吃我的肉,饮我的血,就永远活著」这个背景之下。 基督圣体圣血节唤起天主教信仰的四个独特面向,它们全都是源自圣经的基础:一、圣体圣事是一种牺牲;二、圣体圣事是一个盛筵;三、圣体圣事是一个盟约;四、圣体圣事是基督的真实临在。 圣体圣事中的面饼被称为「主」(host,准备筵席的主人家),亦即「牺牲者」(victim)。这个术语指向圣体圣事的牺牲性质,就是基督为使人类的罪获得永恒的宽恕而牺牲。这个牺牲祭献的概念源自《肋未纪》第十六章,以及在《致希伯来人书》第九章中所提及的赎罪祭的代罪羔羊。百姓的罪借由礼仪被转移到羔羊身上,然后羔羊被宰杀以示百姓的罪得到消除。礼仪的第二部分就是把牺牲了的牲畜的血洒在参与者身上,作为立约的标记。在新约中,藉著圣体圣事,人类的罪恶被转移到羔羊(基督)身上,羔羊被宰杀后,天主子民分享祂的血作为新约

天主圣三节 (乙年) - 在天主圣三的默想中忘却自我

Image
  玛 28:16-20 天主圣三节是教会特别为反省天主圣三奥迹的日子。天主的概念与人类共同演化。嗜血、好祭献、战士,是人类早期对上主的形象,即使在犹太教这个上主预备基督和基督教的宗教也是这样认为。然而这些概念都要让路给对上主更精确的理解。祂永恒不变,始终如一。不过人类理解神圣启示的能力却不断改变。天主圣三是人类对上主理解的顶峰——即圣父、圣子和圣神不可分割的共融体。这是一个常人无法理解和解释的现实。啊,就让现实维持这样吧。如果我们能够透彻理解天主,那我们所知道的就不是无限的天主,而是有限的事实。 在今天的福音,玛窦提出「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的领洗方式,是初期教会后来的发展出来的。最初,授洗只是以耶稣基督的名字而已(宗19:4-7)。初期教会逐渐意识到耶稣与天主圣三其他位格保持密不可分的关系,祂亦不断提到:父派遣祂,而圣神会在祂之后降来。对耶稣这些参考文献的反思,让我们得出三位一体的概念。 进一步解释这种共融往往冒犯真实的权威,且最终变得更加复杂。相反,我们专注于其所唤起的意义的同时,每天向天主圣三多次祈求。最常抓住我的天父的形象就是《荡子的比喻》中的父亲;圣子的形象就是在十字架上为伤害和侮辱祂的士兵求宽恕的耶稣;而圣神的形象则是五旬节那天被赋予力量的门徒,和人们赐予明白门徒的话的时刻。 教会的圣者曾以多种方式为我们解释天主圣三的奥秘,当中我最喜欢的是圣若望.玛利亚.维雅纳堂 (St. John Maria Vianney) 所提及的火焰。一个有形状、颜色和温度的火焰。天主圣三好比同一火焰中三个不可分割的面向。在圣三内共融就是人类的命运。天主圣三在保持各自的身分的同时,以完美的共融住在彼此之间。住在彼此之间指的是其行动、思想和渴望的渗透性均达至完满。我们蒙召就是要在爱中达到这种与人之间的共融。只有在爱中,我们才能一瞥天主圣三。 任何过度专注于解释天主圣三的人,就像John Shea的著作《The Legend of the Bells》中的男孩一样。故事中有一个离海岸几公里远的小岛,岛上有一个寺庙,存有大大小小的钟,它们随著风吹而鸣响。最终寺庙沉没于大海,但人们每天仍能听见钟声。有一次,从远方来了一个男孩想要听听这个传闻的钟声。好几天,他努力专注于聆听钟声,并隔绝所有其他杂音。可是他从没有听到钟声。绝望之下,他决定回去。然而在最后一天,他去了他最喜欢的地方,不克意去

五旬节主日 (乙年) - 理解和宽恕的圣神

Image
  若 20:19-23 宗徒大使录对圣神的倾注的描述甚为生动。火舌、雷霆响声和暴风营造了五旬节戏剧性的背景。这些图像在旧约中均具有象征性的根源。很多时囿于这些戏剧性的叙述,使真正的神迹被蒙蔽因而未获充足的注意。这里的核心现象为胆怯和害怕的宗徒获得了新的能力,他们可以自信满满地以带有加里肋亚口音的阿刺美文向群众说话,而群众亦获得神恩,能以他们熟悉的语言来理解他们的话。他们所宣扬的信息就是复活的基督的升天指命、悔改和宽恕。藉著神圣的倾注,宗徒们充满对现实清晰的理解,他们的恐惧消失了,耶稣升天的指命带来了全新的幅度和目的。 这个信息超越了聚集的群众中多种语言的混乱,以及每个人都清楚无误地接收到宗徒所宣扬的信息。在此有必要回顾旧约中所描述的巴贝耳塔(创11:1-9)。巴贝耳塔代表了反抗上主的计划。当上主混乱了他们的语言,使他们无法互相理解时,这个藐视上主的计划才得以停止。而在五旬节期间,上主把因巴贝耳塔计划而四散的群众再次聚集起来,并在圣神的指引下,以悔改和宽恕的语言把他们合成一体,开始重建人类。 这里的奇迹并不在于群众能够明白方言的能力,而是在于群众能够互相理解的能力。人类其中一个根本性的悲剧就是未能理解别人就是自己的兄弟、姊妹和近人。培养一种互相理解的灵修就是解毒剂。正是这种理解方可将全人类团结起来。 曾有人尝试创造一种称为世界语的语言。经过近一百年的推广,现时只有约二十万人会说这种语言。当中的用意是如果国际团体间有一种语言,他们彼此就会更容易互相理解了。可是语言未能刻划人的想像力,因为世界的分裂和混乱并非语言的问题,而是理解他人的心思的特质的问题。五旬节正开启了这种理解。 今天我们从圣若望福音读到圣神在耶稣复活后马上就倾注到宗徒身上。当耶稣向他们嘘了一口气后,便赋予他们能力:「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得赦免;你们保留谁的罪,谁的罪就被保留。」这段经文常常被误解为门徒被允许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能把人扔进罪恶的状态。这段经文应被解释为耶稣所讲的宽恕主题的延续。这些门徒从耶稣那里学会了不设限的宽恕。祂教导他们,如果不宽恕别人的罪过,则阻碍自己得到天父的宽恕。耶稣并非邀请门徒保留谁的罪而不被宽恕,反而是邀请他们要达致全世界,宽恕他人的罪过。其隐藏的信息是,若你无法向世上最后一个人赦罪,那个人就会活在罪恶的痛苦中。罪之赦应被理解为受洗时重要的部分。 罪被赦免后,其剌就不会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