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une, 2025

天主圣三节 (丙年) — 陶醉在天主圣三的默想中

Image
  玛 28:16-20 天主圣三主日,是教会奉献自己,反思我们天主概念的时刻。对天主的认识与人类休戚相关。血肉之爱,献祭之爱,天主伟岸的形象,在人类早期的历史中占据主要的地位,这一点在犹太主义尤为明显,此一宗教就是为基督和基督信徒预备行径的宗教。但是,这样的观念,让位于对天主更精确的理解。天主从未改变。祂常是一样的。但是,人类对天主圣三关系的理解,一直在改变。天主圣三,是人类对天主认识的极限,就是天主圣父,天主圣子,天主圣神,紧密相联,不可分隔。这属实是对人类对实体的认识和理解。那么让这个实体保持下去。如果想对天主有完整的认识,我们便可知道:天主是无限的,人类是有限的。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稣叙述了天主圣三玄奥的共融。在天主圣三的三个位格之间,存有一种不言而喻而直接的共融。早期教会逐渐意识到:耶稣天主圣三的其他位格保持联系。耶稣不断提到:圣父派遣祂,随祂以后要来的,便是圣神。对耶稣提及事物的反思,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概念。 对这种共融的进一步解释,与天主实体相斥,最终使其变得复杂。相反,我们每天多次呼求天主圣三,我们所关注的,是呼求天主圣三的意义。我所想起的,天主圣父的肖像,是出现在浪子回头比喻中的父亲的景象。我所想起的,天主圣子的肖像,就是耶稣在十字架上,为伤害和嘲笑祂的士兵,祈求宽恕的景象。我所想起的,天主圣神的肖像,就是在五旬节时,赋予宗徒德能,赐予百姓理解宗徒神恩的景象。 圣教会试图用许多方式向我们解释天主圣三。这些方式中,我最喜欢的是圣若望·玛利亚·维雅内(John Marie Vianney)的爱火。火焰具有形象,颜色,并具有温暖。天主圣三好似同一火焰的三个不可分割的层面。与天主圣三共融,是人类的使命。天主圣三的特征是:祂们彼此各自生活,完美共融。祂们各自生活,意思是:行动,思虑,念想,彼此完全渗透。我们蒙召,在爱德中,达到如此共融的境地。唯在爱内,我们才能看到一窥天主圣三的真相。 一个过度关注天主圣三的人,好似若望·希亚(John Shea)在《千钟传奇》(Legend of the Thousand Bells)提到的那个男孩一样。有一座岛屿,离海岸线有若干公里。在这座岛上,有一座寺庙,在这庙里,有许多规格的钟,这些钟会随风鸣响。最终,这些钟沉入海中,人们每天仍然听到钟鸣。有一次,一个男孩,从远方而来,听到有关这些钟的传说。他试图好几天专注聆听这...

五旬节主日 (丙年) — 明智与宽恕之神

Image
若20:19-23 在宗徒大事录中,可以找到圣神倾注的生动叙述:火舌,雷霆,风,为圣神降临营造了戏剧性的背景。这些图像在旧约中有他们预表性的根源。在戏剧性的描述中经常提到的有关雷霆的不连贯叙述,实际上并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最核心的现象是:胆怯和受到惊吓的门徒,他们发现自己有了新的能力,他们可以用带有阿拉美(Aramaic)口音的加里肋亚语(Galilean)向一大群讲不同语音的群众发言,并使他们能熟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他们所传报的讯息,是耶稣升天时托付他们的:藉着复活的主悔改和宽恕。宗徒受圣神的灌输,他们被灌输了一种清晰的思维,使他们理解事实的本相,他们的恐惧消失,耶稣升天时的托付,达到了一种更新的维度和目的。 他们传递的讯息,超越聚集一处群众的许多嘈杂语言,使每人能毫不费力的理解这些讯息。旧约中有关巴贝耳塔(创11:1-9)的叙述,在这里很重要。巴贝耳塔代表的是反抗天主的计划。这个计划,因天主扰乱他们的语言,以致他们不能理解每人的意图而被中断,这个反抗天主计划也宣告中止。五旬节时,天主使因巴贝耳计划而四散的祂子民,聚集一处,使他们在圣神的引导下,藉一种悔改和宽恕的语言,使他们形成一体,重构人类。 这项奥迹,并非关于人类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而是人类彼此理解的能力。人类最本质的不幸,在于不能理解彼此的兄弟,姐妹和近人。矫正这种不幸的方法就是培植相互理解的精神。正是这种理解的精神,才能使人聚集在一起。 曾有一人试图开始一种被称作世界语(Esperanza)的语言。在将近一百年的推广后,如今,只有大约二十万人在讲这种语言。当时的想法是:如果国际社会能有共同的语言,就能使理解彼此,变得容易。由于这种语言同在世界上的干扰和嘈杂无关,不能俘获人类的想象力,这并非与这语言的本质有关,而是与理解彼此的明悟有关。五旬节开启的,就是这样的明悟。 我们今天从若望福音中读到的福音章节,其所描述的是随耶稣复活而来的,圣神立刻的灌注。当祂向他们呼出祂的圣神气息以后,耶稣给他们权柄:“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得赦免,你们保留谁的罪,谁的罪就被保留。”这段经文时常会被人误读,以为门徒拥有自由裁量权,把人置于有罪的状态。应把这段经文理解为:耶稣所说有关宽恕主题的延续。门徒必须从耶稣那里学会无条件的宽恕。祂曾教导他们说:“如果你们不宽恕他人的罪,你们便是阻止圣父宽恕你们自己的罪。”耶稣邀请门徒的,不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