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September, 2021

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 同 途 異 路

Image
    今天的福音有兩個主題。第一,耶穌繼續堅持墨西亞的秘密,預言受苦-死亡-復活;第二,門徒們關於他們中誰是最大的爭論。上週我們也討論了這兩點,伯多祿無法理解墨西亞是雅威受難的僕人。   關於第一個主題,耶穌說到人子將被交付給人並被殺害。在這個預言中,痛苦的犧牲和普世的救贖之間的細微差別清晰地展現了出來。在這裡,不是“耶穌”,而是“人子”被交付,交給的不是“祭司和長老”,而是交給了“人”,這把受難的背景從猶太宗教轉移到具有普遍意義的宗教,把耶穌轉移到了普世的基督。   門徒們無法理解耶穌所說的受苦-死亡-復活的順序。從他在顯聖容的山上遇見梅瑟和厄里亞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在耶路撒冷為最後的犧牲可能發生的爭論。即使他最親近的門徒也對他通過自我犧牲而肩負起救贖人類的重任視而不見。   門徒們不知道他們的主人心中所想的是什麼,就開始討論他們中誰最大。這場討論的意義在《若望福音》中更為清晰,在那裡,耶穌和門徒們踏上了前往耶路撒冷的最後旅程。耶穌在這次旅行中將以他最後的愛的行動,即以天父愛的自我奉獻來震撼人類,他將會死去。耶穌帶著身體痛苦的焦慮,甚至也帶著門徒們不理解他的痛苦。他一定很擔心,自己連與他最親近的三個門徒都說服不了。   另一方面,門徒們認為耶穌的最後旅程是墨西亞凱旋進入大衛王座的過程。門徒們正為誰將成為參議院的總理和財政部長而興奮。雖然耶穌和門徒們走的是同一條路,但他們的旅程卻不一樣。 這一事件的教義價值不能被低估。這段文字的出現,一定是對教會團體中信徒的權力和地位追求行為的回應。聖保祿在他的信中提到了這種競爭的邪惡。該事件被插入福音書中,作為對耶穌如何應對團體中這些困難的答复。   权力意志是人类心理的驱动力之一,正如阿德勒和尼采所叙述的那样。他们解释说,人们被对权力的渴望所驱使。看起来,门徒们似乎在从事权力的追求。今天的门徒们也可能落入权力追求的陷阱。   "意義意志"是維克多-弗蘭克爾提出的人類最深層的動力。如果人們有生存的意義和希望,他們便可以承受任何不公正和痛苦。這一原則與耶穌的立場非常吻合。履行天父的旨意是他唯一的追求,並賦予了他生命的意義。意義意志包括超越自己的本能和延遲滿足。耶穌經常指示我們要克服本能來實踐更高的目標。當他談到犧牲的愛時,這涉及到一種違背自我保護本能的愛。他提

常年期第廿三主日 - 與基督的個人相遇

Image
     今天的福音是關於醫治外邦人地區--十城區的聾啞人的故事。這個故事邀請我們注意Ephatha,一個阿拉姆語單詞,意思是被打開,同時也是聾啞人的象徵。理解這個重點需要我們找到這個神蹟發生的地方。耶穌早些時候曾訪問過十城區,還記得那個住在墳墓中的革辣撒人嗎?在那兒人們害怕不得不停止他們以養豬爲代表的不神聖的行業,要求耶穌離開他們的境地(路8:26-39)。所以,耶穌去訪問革辣撒人附近的另一個城鎮,一個異教徒的地方。這一次是關於一個在語言和聽力方面被捆綁的人。耶穌的行爲看起來更像是耶穌在驅趕邪惡,而不是醫治,因爲把唾沫塗抹在眼睛裏的做法很可能與驅趕阻止一個人聆聽和傳揚天主聖言邪魔的做法相關。       很明顯,“軍旅”在革辣撒人身上被驅逐出的敘述中,他更像是那裏整個異教的一個象徵。甚至這個聾啞人也可能是一個類型。Ephatha的宣告可能是一個關於這個人被解救的個人故事。但它聽起來也很有象徵意義,即開放異教徒的世界,讓他們聽見天主的話語並有權利傳揚它。鑑於福音故事對傳道人羣的教育價值,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是對外邦人皈依者是否有傳道權問題的回答。由於Ephatha,他們有被委託聽道和傳道的權利。       這個聾啞人無法溝通。可悲的是,這個人的情況反映了在我們所能想象的最好溝通的地方--社交媒體中的困境。在社交媒體上,人們無法溝通和討論是一個明顯的焦點。用戶形成平行的獨白小組,而不是參與建設性的對話或討論。社交媒體只是把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對有不同意見的人進行明智的對話卻沒有什麼幫助。用戶往往對其他的思維,不同的意見充耳不聞。缺乏認真傾聽的參與。       奇蹟發生後,耶穌命令他們不要公開。保持沉默的命令對這個世界上政績不佳卻用外在路演的標榜自己的政客開了一個玩笑。沒有行動比語言更響亮,所以他們傾向於加倍噪音。他們需要用擴音器、制服、橫幅和符號做廣告,這是對政績不佳的一個很好的註解。相反,耶穌拒絕爲這個奇蹟做任何宣揚,他要求把它作爲一個祕密。這可能是因爲他想確定墨西亞的使命與神蹟無關,而是與解放被捆綁的人有關。      把我們對聽力和語言障礙的理解局制在身體狀況上,就是限制了天主的話語的潛力。啞是無法找到自己聲音的人的束縛,而耳聾可能是其他人拒絕向他們傳達解放信息。它具有社會和政治意義。在我們的社會中,哪些是失去聲音的人?       故事特別提到了耶穌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