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廿三主日 - 與基督的個人相遇


 

   今天的福音是關於醫治外邦人地區--十城區的聾啞人的故事。這個故事邀請我們注意Ephatha,一個阿拉姆語單詞,意思是被打開,同時也是聾啞人的象徵。理解這個重點需要我們找到這個神蹟發生的地方。耶穌早些時候曾訪問過十城區,還記得那個住在墳墓中的革辣撒人嗎?在那兒人們害怕不得不停止他們以養豬爲代表的不神聖的行業,要求耶穌離開他們的境地(路8:26-39)。所以,耶穌去訪問革辣撒人附近的另一個城鎮,一個異教徒的地方。這一次是關於一個在語言和聽力方面被捆綁的人。耶穌的行爲看起來更像是耶穌在驅趕邪惡,而不是醫治,因爲把唾沫塗抹在眼睛裏的做法很可能與驅趕阻止一個人聆聽和傳揚天主聖言邪魔的做法相關。

      很明顯,“軍旅”在革辣撒人身上被驅逐出的敘述中,他更像是那裏整個異教的一個象徵。甚至這個聾啞人也可能是一個類型。Ephatha的宣告可能是一個關於這個人被解救的個人故事。但它聽起來也很有象徵意義,即開放異教徒的世界,讓他們聽見天主的話語並有權利傳揚它。鑑於福音故事對傳道人羣的教育價值,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是對外邦人皈依者是否有傳道權問題的回答。由於Ephatha,他們有被委託聽道和傳道的權利。

      這個聾啞人無法溝通。可悲的是,這個人的情況反映了在我們所能想象的最好溝通的地方--社交媒體中的困境。在社交媒體上,人們無法溝通和討論是一個明顯的焦點。用戶形成平行的獨白小組,而不是參與建設性的對話或討論。社交媒體只是把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對有不同意見的人進行明智的對話卻沒有什麼幫助。用戶往往對其他的思維,不同的意見充耳不聞。缺乏認真傾聽的參與。

      奇蹟發生後,耶穌命令他們不要公開。保持沉默的命令對這個世界上政績不佳卻用外在路演的標榜自己的政客開了一個玩笑。沒有行動比語言更響亮,所以他們傾向於加倍噪音。他們需要用擴音器、制服、橫幅和符號做廣告,這是對政績不佳的一個很好的註解。相反,耶穌拒絕爲這個奇蹟做任何宣揚,他要求把它作爲一個祕密。這可能是因爲他想確定墨西亞的使命與神蹟無關,而是與解放被捆綁的人有關。

     把我們對聽力和語言障礙的理解局制在身體狀況上,就是限制了天主的話語的潛力。啞是無法找到自己聲音的人的束縛,而耳聾可能是其他人拒絕向他們傳達解放信息。它具有社會和政治意義。在我們的社會中,哪些是失去聲音的人?

      故事特別提到了耶穌把這個人帶到一邊。在人羣中,耶穌爲這個受苦的人找到了時間和空間。耶穌已經養成了這種習慣,給人們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與他個人相遇。主可能知道這羣人的性質。我們曾看到當耶穌向他們講授生命之糧時,許多人離開了他。我們曾看到羣衆爲那些想與耶穌作更親密接觸的人制造障礙。想一想那個瞎子向耶穌呼救,而衆人卻斥責他。匝凱因爲他身材短小,而且人多無法見到耶穌,他不得不爬到樹上才能看到耶穌。患漏血病的婦女不能指望在人羣中與耶穌有個人的接觸,她只能寄希望於觸摸他衣繸的邊緣來獲得痊癒。孩子們被衆人(門徒)阻止了與耶穌的相遇!衆人往往是爲了麪包和食物。羣衆往往只是爲了麪包和魚,當他們的信仰考驗來臨的時候,他們就會消失,或者只是給與主相遇設置障礙。而個人與主的相遇會在人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想想若望福音中的那個盲人。在與主人相遇之後,他拒絕指證耶穌,甚至邀請法利賽人加入他的信仰。見證是在個人親身經歷之後。

     在我們身上可能有一種羣衆的信仰或羊羣的信仰。只需要領頭羊走一個方向,不管是對是錯,羊圈裏的其他羊都會跟着走。也有一種個人信仰的選擇,即基於對基督和他的價值觀的承諾而作出決定。這樣的相遇使我們獲得天主孩子的自由。這些邂逅可以通聖體、天主聖言和窮人獲得。天主之子的自由來自於與基督--天主聖言的自由相遇。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四旬期第三主日 (乙年) — 清理圣殿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 (甲年) — 纠正近人之前且看自己的意图

四旬期第四主日 (乙年) — 神圣之光,引领我从黑暗走向光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