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三主日(甲年) — 外邦人之光
瑪4:12-23
今天福音的第一部分讲述了洗者若翰结束使命的一幕。耶稣从纳匝肋搬到葛法翁去了。葛法翁是个渔夫和农夫的村庄,沿着革乃撒肋(加里肋亚)湖的西岸延伸了大约三百米。在加里肋亚,住着有被以色列人看作是一半外邦人的人,因为他们的出生,是许多民族混种而来。他们被看作生活在黑暗和无知中的百姓。
在那近三年,葛法翁几乎成了祂活动的中心。住所的改变 —— 一个极其微不足道的事实 —— 玛窦在他的神学观中,把这解读成:“生活在黑暗中的百姓,看到了一束浩光:一束光明,已经照射在生活在死亡下的人身上。”(参看:玛4:16)耶稣所选择,首先领受祂的光的,不是纯种的犹太人,而是那些被排除的,被疏远的人。
在福音段落的第二大段讲述了四位门徒的蒙召,与其说这是一段叙述,还不如把它看作是段教理讲授。圣史希望门徒能明白,对耶稣邀请我们跟随祂说“是”的意义。这就 是一个预表,是人皈依天主的实例。
《玛窦》表明:耶稣是不间断游动的。蒙召的人必须意识到:赏赐给他的,决不是任何休息,他的旅途,一刻都不会停止。耶稣所想的是:人要一生,日夜跟随祂,没有一刻,不度奉献生活。
人对耶稣的回应,必须如同伯多禄、安德肋,雅各伯和若望一样迅速而又慷慨,他们“立刻舍下他们的网,他们的船,他们的父亲,跟随了祂。” (参看:玛4:20)人撇下自己的父亲,不应当被人误读。这绝不意味着:任何成了基督徒的(或告选择度虔敬和奉献生活的)必须忽视自己的父母。在犹太百姓中间,父亲是与祖先联系的象征,是对传统的依附。正是这种对过去的依赖,成了人接纳新奇福音时,必须打破的障碍。每个人的历史,传统,文化,必须受到尊重,受人重视。然而, 我们知道:并非所有人的习惯,习俗,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与基督的讯息完全相符。
耶稣的要求,戏剧性地与初期基督徒蒙召作出的选择相联:他们选择成为门徒,就会被家人弃绝,被父母误解,被逐出会堂,被自己的民族所排挤。为所有人来说:撇下父亲,意味着要放弃一切与福音不相容的事物。
耶稣在祂对众人邀请跟随祂的话中加上一句:“我要使你们成为渔人的渔夫。”(参看:玛4:19)这个景象,取材于首批宗徒完成工作时的景象。按照圣经象征学来说:大海是魔鬼,灾殃,以及一切与生命相对事物的住所。大海深奥,黑暗,危险,神秘,让人感到可怕。水怪在大海中生活,甚至训练有素的水手,在大海中也不能感到安全。
渔人的渔夫,意思是:他们要摆脱原先所处的死亡的状态。意味着:耶稣要把他们从好似汹涌大水一样,支配,淹没,把他们冲垮的邪恶势力中拖出来。
基督的门徒,不惧怕波涛,他们勇敢面对,甚至海浪肆虐,更是如此。总不放弃,拯救一个姐妹,或是一个兄弟,当他/她身处在被人弃绝的境地,更是如此:一个毒品和酒精的奴隶,私欲偏情,肆无忌惮,暴躁、好斗和顽固的性格。不论他处于怎样的状况,必为基督的门徒所救。
诚蒙Fernando Armellini SCJ 供稿以进行分析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