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甲年) — 一颗心内的四种心田



s

玛13:1-23


在撒种者的比喻中,我想你们留意一下撒落在贫瘠之地被浪费的大量种子。那些听了天国的话而又遵行的人所结的果实是比喻的焦点。然而,对浪费——失败和失望——的坚决主张,是比喻中另一个重要的元素。它反映出世上的一个现实,邪恶似乎比良善显得更强大、更有效。此外,也要留意它渐进和无情的统治:种子不发芽,发芽的不生长,生长的窒息了。

要更深入理解这个比喻,须知道在耶稣的时代,撒种是在田野尚未被准备好之前就撒下,而非准备之后。农夫在耕地、锄地、铲除荆棘、消理石头之前就撒下种子。因此,我们明白到为何种子会落在未经处理的地上。

比喻中的农夫显然是徒劳无功、浪费种子和气力。我们很难相信一个田地沦落到如此状况,能有什么东西长出来。然而,在撒种之后,他犁地:路径消失了,荆棘和野草被清除,石头也被移开,而看似贫瘠的田地,很快就布满了玉米,然后是金黄色的穗子。这真是一个奇迹!祂的话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因为祂本身就具有不可抗衡的生命力。

我们大家都曾怀疑在这个腐败的世代宣扬天主圣言是否有用;对听而不听、心硬、只著重金钱、娱乐和瞬间即逝之事的人谈论福音是否仍有意义?当这种想法浮现时,正是对蕴含神圣力量的圣言表示信德的时候。

成效不足并非取决于种子或撒种者,而是取决于土壤的种类。

首先,是一颗心硬的心。它就像路边的土壤,被无数的人践踏而成。它代表难以被圣言刺穿的心,因为它吸收了世俗的思维模式,适应了当今的道德观念,并采纳了世人提出的价值观。

然后,是一颗飘忽不定的心。它经常感到兴奋,但不过几天便打回原形。它就像一层薄土覆盖在一块大石上,以致种子撒下发芽后马上就枯干了。

另有一颗烦躁不安的心,被世间的问题扰乱。它追逐成功和财富,滋养卑劣的梦想。这些扰乱就像荆棘,使种子窒息。

最后,是一颗良善的心。它使福音结出丰盛的果实。

这不是关于四种类别的人,而是每个人内心四种不同程度的倾向。传道者为了撒宝贵的种子,直到找到理想肥沃的土壤才撒种是不切实际的。好地、荆棘、石头和干土永远都会在一起。对门徒来说,这将成为推动他们富于撒种的动力。很多努力将会白费,但总有一天,这些产物会准时地出现在每个人身上。




摘自Fr. Fernando Armellini SCJ的原稿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四旬期第三主日 (乙年) — 清理圣殿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 (甲年) — 纠正近人之前且看自己的意图

四旬期第四主日 (乙年) — 神圣之光,引领我从黑暗走向光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