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第五主日 (乙年) — 救赎的苦难:一粒麦子死去以拯救多人

 



若 12:20-33


耶稣在受难前最后一次来到耶路撒冷。祂荣进耶京后,耶路撒冷的领袖便密谋如何镇压这个可能会起议的加里肋亚人,以保存他们的权力平衡,同时提防罗马人完全接管他们。

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途上,耶稣去了拉匝禄的家,而我们在那里看到犹达斯公然地反对耶稣怎样处理香液一事,以及他如何以照顾穷人为借口与祂争辩。从那时起背幕已设好,那些在光荣最终幕担演的人都纷纷扮演著他们的角色。

在今天的福音,我们看到希腊人透过两位宗徒接近耶稣。有趣的是,那两位宗徒的名字是希腊名字。从希腊人来访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中,耶稣看到了祂的团体未来的模样。当他们到达耶路撒冷时,耶稣读懂祂最后的救赎行动的时辰到了。祂意识到自己不再只是一位加里肋亚的领袖,此刻前来寻找身处耶路撒冷的祂的人是希腊人。希腊人代表后来将进入跟随祂的人的团体的非犹太人。边界已被跨越;界限被已冲破,祂正走向「全球」。然后有声音自天上来:「我已光荣了我的名字,我还要再光荣它。」耶稣告诉希腊人这声音是为他们而来的,以确认他们在逾越节的朝圣旅途上与真神相遇了。

耶稣的其中一个「烦恼」,或更好说「极度痛苦」,就是关于「光荣的十字架」。祂受诱去逃避它。祂几乎要大声辩论是否要接受在十字架上的苦杯。然后祂公然决定,他会接受十字架上的光荣过程,因为祂明白到祂的使命与这个过程息息相关。接著,祂对即将来临的苦难作了最后的预言。祂将这种牺牲比喻为一粒麦子的果实,麦子腐烂后赋予许多谷物生命。除非人愿意牺牲自己走这一趟腐朽(受苦和死亡)的过程,不然不会结出灵性的果实。整个救赎苦难的灵性宏伟建构就是建基于这个思想上:牺牲和苦难将带来救赎。

值得我们深思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十字架是无可避免的吗?是耶稣亲自选择的吗?还是偶然的决定?或是强加在祂身上的?福音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这十字架是耶稣自己选择的,比拉多只是扮演著执行天主的决择的角色而已。这是基督君王的选择,君王的决定。地上的统治者只是执行者罢了!若耶稣没有作出这样的选择,那么耶稣被钉在十字架就与祂身旁的两个强盗无异。十字架是统治者给他们的惩罚。相较之下,耶稣自愿承受苦难的决定才是使其带来救赎性的原因。要使苦难具有救赎功效,必须是出于自愿和出于爱!

默想耶稣如何勇敢地实践祂所宣讲和教导的精神,将大大地促使我们基督徒的决心。祂认为为了这些精神而牺牲生命是值得的,而祂所树立的榜样被许多殉道者效仿跟随,他们喜乐地为他们所相信和为活出的福音精神走上死亡之路。耶稣教训我们,不要为值得活下去的事而活,反而要为值得死去的事而活。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丙年) — 鼓起勇气,抬起头来

四旬期第四主日 (乙年) — 神圣之光,引领我从黑暗走向光明吧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乙年 - 吃我的肉与活我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