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圣体圣血节 (乙年) - 血缘关系


 

玛14:12-16, 22-26


今日福音的引言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源自旧约的象征:无酵饼和逾越节羔羊。细究这两个象征,将为我们提供基督圣体圣血节神学上的连结。

无酵饼是以色列人自他们吃玛纳(出16:33-34)以来就一直保存在约柜内的面饼,就是天主不断的眷顾的标记。在耶路撒冷的至圣所内,曾经存放著十二块无酵饼,每逢安息日就会换上新的,而旧的则会被司祭吃掉。可是我们不能说天主教保存圣体的传统源自于这个惯例,因为教会早期的文献记载著,圣体是为分送给病者而保存的。不过今天圣事的保存是天主渴望与人类永远生活在一起的象征。

而另一个象征就是逾越节羔羊。在最后晚餐中最值得留意的是,见不到逾越节晚餐最不可或缺的羔羊。毫不起疑的读者便会问:「我们舖设好餐桌和面饼了,逾越节的羔羊在那里呢?」那只牺牲的羔羊就是耶稣祂自己,所以没有其他羔羊在场。在最后晚餐时,无酵饼和羔羊合而为一。「这就是我的身体…」逾越节羔羊和犹太人庆祝赎罪祭而祭献的羔羊是不同的。赎罪祭所献的羔羊是代罪羔羊。若望福音(若1:29, 36)和致希伯来书(希9)中指向基督的羔羊就是这只代罪羔羊。然而,从今天的马尔谷福音的脉络中可以看到,他所谓的羔羊是巴斯卦(逾越节)羔羊,即那只把人从埃及的奴役(罪恶的象征)中释放出来,领到应许之地(永生)的羔羊。

正如基督所述:「这就是我的身体,你们拿去吃。」它的整个含意就是「我就是逾越节羔羊,吃我的肉,你就能从罪恶(埃及)的奴役中得到救赎,获得释放自由。」逾越节羔羊就是在「谁吃我的肉,饮我的血,就永远活著」这个背景之下。

基督圣体圣血节唤起天主教信仰的四个独特面向,它们全都是源自圣经的基础:一、圣体圣事是一种牺牲;二、圣体圣事是一个盛筵;三、圣体圣事是一个盟约;四、圣体圣事是基督的真实临在。

圣体圣事中的面饼被称为「主」(host,准备筵席的主人家),亦即「牺牲者」(victim)。这个术语指向圣体圣事的牺牲性质,就是基督为使人类的罪获得永恒的宽恕而牺牲。这个牺牲祭献的概念源自《肋未纪》第十六章,以及在《致希伯来人书》第九章中所提及的赎罪祭的代罪羔羊。百姓的罪借由礼仪被转移到羔羊身上,然后羔羊被宰杀以示百姓的罪得到消除。礼仪的第二部分就是把牺牲了的牲畜的血洒在参与者身上,作为立约的标记。在新约中,藉著圣体圣事,人类的罪恶被转移到羔羊(基督)身上,羔羊被宰杀后,天主子民分享祂的血作为新约的建立。在一般的祭祀中,某人会拣选祭品作为祭献之用。然而在圣体圣事中,耶稣亲自选择成为我们的祭品。当祂献礼时,祂把自己的体血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而祂自己也成为礼仪中的司祭。

圣体圣事是一个盛筵。基督分享祂的身体供人吃…这是爱的最高表达。与某人一起吃饭表达出非常亲密的友谊。当一个人用自己的体血喂养自己的朋友时,再没有比这更伟大的爱情了。

想要与人类永远生活在一起的人,选择以圣体圣事的形式活在人类之内。就像食物被消化并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一样,基督以饼和酒的形式使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的体内存留著从上赐予的我们饮食所带来的力量。

圣体圣事是一个盟约。正如我们在前面反省到,盟约是由基督的血所印证的。这是最具挑战性和高风险的盟约。耶稣把祂的身体留给了脆弱、犯罪的人类手中。祂冒著不被尊重、被亵渎和被破坏的风险,慷慨地献出自己的身体。然而祂甘愿冒这个险,把自己的体血献给全人类。借此扩展开来,每个人都必须被尊为圣,得到尊重。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四旬期第三主日 (乙年) — 清理圣殿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 (甲年) — 纠正近人之前且看自己的意图

四旬期第四主日 (乙年) — 神圣之光,引领我从黑暗走向光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