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廿六主日(丙年)—与穷人分享是必要的,而非一个选项
从上主日的福音开始,我们看到耶稣开始了某种基于天主经济学的一些财务顾问服务。祂建议我们如何有效运用财富。上周,祂建议我们,要用不诚信的财富去建立关系,结束反思时,我们说:“我们应当事奉天主,并要掌管金钱。”今天,祂给我们天主经济学的另一原则,为天国而言,独享财富,就是负债。本主日我们讨论的富翁和拉匝禄的比喻,就是在讨论有关天主在世界性财富分配上的审断。
在别的比喻中,耶稣并没有给人物取名。但是,这个比喻中,穷人有了一个名号:拉匝禄。在这个世界上,谁还有名字呢?报纸的首页是留给谁的呢?是留给富有的人,留给那些成功人士!为耶稣而言,这显然是相反的。为祂而言,富有的人,可以是任何人,穷人,却有一个极富有表现力的名字。他的名字是拉匝禄,意思是:天主的助佑。
那位富人,不知何故,当受谴责。他没有做过任何恶事:没有人控告他抢劫,也没有人控告他不支付税金,虐待自己的仆人,或亵渎了天主。也许是:他对处于急需的人,漠不关心,对穷人,没有提供帮助,所以,他所犯下的是一项严重不作为的罪。但是,这看上去,未必是真的:拉匝禄坐在他的门口,并没有到别的地方去。这意味着,他曾得到过一些碎屑。这意味着,他所处的状况是非人道的。他不得不以食客用自己的手指清洁盘子的碎屑充饥。
那个富人,怎样呢?他过着狂欢的生活,穿着时髦,尽管他时常花费自己的钱财。因此,按照当下的思考和判断,他的行为,在道德上,无可指摘。我们也没有证据表明:拉匝禄是个好人。在这则故事中,没有其它证据证明的,拉匝禄是位义人,如同约伯一样受苦。
从这些细小的细节,我们明白: 这则比喻,不是对富人和穷人行为的道德,进行选择。这并不意味着:谁的表现得体,就能升到天堂,谁作恶,就要下到地狱 —— 显然 —— 富人没有犯罪,拉匝禄,也没有做过善事。
为许多人来说,从富人中间分辨善恶,似乎符合逻辑和本性的。维系这个观点的,是世界的不平等,将持续存在,那些超级富豪,只要他们不偷盗,不用施舍,就能与可怜人同住。
耶稣认为:这样的想法是危险的。祂想要推翻这种想法。在祂所讲的比喻中:富人当受谴责,并不是因为他是坏人,而只是因为他原是富有的,他把自己锁在自己的世界中, 不接受分享美物的逻辑。
关于这则比喻,圣盎博罗削评论说:“你给穷人施舍某物时,你并不是把你所拥有的施舍给他,你是把他所拥有的还给他,因为世界和世上的一切,属于全体百姓,而非富人所拥有。”
比喻的最后部分(参看:27-31节)把关注的焦点移到了继续在此世上生活的,那富人的五个兄弟。他们因错用他们拥有的资财,正经受着自我毁灭的风险。他们代表的,是基督徒团体中那些受到诱惑,倾心于财富的门徒。他们怎样才能使自己摆脱那不可抗拒的诱惑呢?这位富人,有自己的建议。他两度坚持,因为他认为:实现目标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促使他的五个兄弟皈依,使他们悔改。他恳求慈父亚巴郎,透过一个神视,或从阴间,透过梦境传递一条信息,神妙地向他们传递这则讯息。
亚巴郎对神迹的说服能力的回应是坚定的,明确的:唯有天主的话,才能迫使富人摆脱自己财富对其心的束缚。在耶稣时代,“梅瑟和先知”是显明全部圣经的格式。唯有天主圣言,才能显一奇迹,使富人进入天堂本境。是的,因为这称得上是一奇迹,好似骆驼穿过针眼一样,困难重重的奇迹。(路18:25)。谁若使自己不受天主的话所触动,定会坚持抵抗,使自己不受任何争端的影响。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