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une, 2022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丙年) - 福传伙伴

Image
路10:1-12, 17-20 他们两个两个被派遣出去作为福传的伙伴。 耶稣在我们这个平信徒时代提议以七十二人——即一个更大的门徒圈子作为福传的策略,已婚夫妇则是这时代最佳的福传搭挡。在此值得花一点时间去看看那个已预备好在人生旅途上与我们同道偕行的另一半。我们应向他们致以感激之情。 他们有七十二人,这个陌生的数字人使人感到困惑。这数字有别于圣经中再熟悉不过的七十,而是路加一如在福音别处中所作出的大胆神学见解。他在这段经文中对七十或七十二这个具争议性的数字采取了一个十分特殊的立场。「七十二」出自户籍纪(户十一),记述梅瑟因未能处理一大群百姓的诉求,被叫去召选七十位长老以分担照顾百姓的需要。当七十位长老集合起来时,上主就取了些梅瑟身上的神能赋给那七十位长老,随后他们就出神说话。而原本被选的厄耳达得(Eldad)和默达得(Medad)却没有一同集合在会幕,两人或将被别人取代,然而他们却开始在会幕外出神说话。若苏厄对此感到生气并要求梅瑟禁止他们。梅瑟仅问了他:「你嫉妒吗?」作为坦诚开放的福音的作者路加,可能年届七十二,就把那在会幕外出神说话的二人加上来。只有路加才有如此的见解。 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个有关两个两个的故事,这与申命纪中记载二人同时为证是可信而又可靠的事有关。达尼尔先知书(达十三)记载了一则美丽的故事,就是达尼尔识破两位长老作假见证诬告苏撒纳(Susanna)犯奸淫的故事。达尼尔把两人分开来个别质问,从而查出他们作假见证的事实。只有两人一致的证词才算有效。耶稣坚持派谴他们两个两个出去似乎就是基于这段经文和文化背景而来。 不过有些更重要的观点可从这里确认出来。圣经处理著人类从早期就面对的困境之一——孤独。亚当被发现独自一人,上主就赐给他一个伴侣。每个人毕生都要与孤独作战,若不及时发现,人性不用多久就会坠落丧亡。 社交友谊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耶稣为拉匝禄(Lazarus)的死感到悲伤难过,在福音中只有拉匝禄被称为耶稣的朋友。耶稣有众多门徒和跟随者,唯有拉匝禄是朋友,祂更为失去拉匝禄而哭泣。耶稣曾期望门徒在祂生命中的关键时刻能伸出友谊之手。当祂来到革责玛尼时,只带同了与祂最亲近的门徒陪伴祂。正当祂流著血汗时,他们却在熟睡。他们没能陪伴祂,不仅此时,在往后的各种试验中亦然。 军事中的伙伴制最为人熟悉,他们互相照顾。早期的童子军手册叙述了一则伙伴制的故事。一名士兵在激烈的

基督圣体圣血节(丙年) - 脆弱的圣体

Image
  路 9:11b-17  在基督圣体圣血节,我们读到耶稣赏赐自天而来的食粮,如同新约中的梅瑟一样,显示出来。这样 的设定好似在西奈旷野时,他们说:“这是一个荒凉的地方。” 耶稣要求他们把碎屑收集起来,好似要完全替代梅瑟在西奈给亚郎所立定的一样。但是,基督圣体 圣血节要求我们更深入理解基督圣体圣血的奥秘,这奥秘藉增饼的奥迹,已经预表出来了。 我们从以色列人自他们饱飨玛纳以后(出 16:33-34 )就开始在约柜内存放那保存过玛纳的罐子,以 此作为天主持续不断照料的标记。耶路撒冷圣殿建成之后,他们开始在至圣所内保存十二块无酵饼, 每个安息日都会更换新的无酵饼,因为司祭们会把先前的无酵饼吃完。我们不能说:天主教保留圣 体圣事的传统,源于这样的行为,正如早期教会的著作中表示的那样:圣体圣事是为患病的人所保 留的。然而,出现在旧约中的食粮,是今天圣事中所保留的圣体圣事的不完美的预表。这是天主愿 意与人类生活,直到永远的标记。 另一个标记就是逾越节羔羊。逾越节是犹太人最重要的节日,为的是纪念以色列人从埃及获救的日 子。按照法律,必须有饼,酒,香草,以及供逾越节享用的烤羔羊肉。最后晚餐,就是这逾越节晚 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后晚餐中,并没有出现烤羔羊肉。漫不经心的读者可能会问:“我 们已经预备好盛筵,我们准备了饼和酒。供逾越节享用的羔羊在哪里呢?”耶稣亲自作了被祭献的 逾越节羔羊。因此,在那盛筵上,没有逾越节羔羊。最后晚餐时,无酵饼和逾越节羔羊合而为一。 耶稣拿起饼来说:“这是我的身体。” 逾越节羔羊不同于犹太人在赎罪节 (Yom Kippur) 期间充作赎罪祭品的羔羊。按照若望福音(若 1:29,1 : 36 )和致希伯来人书(希 9 )中,基督一词,被定义为赎罪羔羊。在一年一度的礼仪中,以色列人 把自己的罪转移到赎罪羔羊身上,他们把这羊宰杀了,或把这羊赶到荒野,使它被其他野兽吞食。 但是,在今天选自圣马尔谷福音的文本中,被提到的羔羊,却是逾越节羔羊。拯救以色列脱离奴役 之地埃及的羔羊(象征罪恶)带领他们进入预许之地(永生)。 正如耶稣提到的那样:“你们拿去吃,这是我的身体。”便是逾越节羔羊的完

丙年天主圣三节 - 陶醉在天主圣三的默想中

Image
  玛 28:16-20 天主圣三主日,是教会奉献自己,反思我们天主概念的时刻。对天主的认识与人类休戚相关。血肉之爱,献祭之爱,天主伟岸的形象,在人类早期的历史中占据主要的地位,这一点在犹太主义尤为明显,此一宗教就是为基督和基督信徒预备行径的宗教。但是,这样的观念,让位于对天主更精确的理解。天主从未改变。祂常是一样的。但是,人类对天主圣三关系的理解,一直在改变。天主圣三,是人类对天主认识的极限,就是天主圣父,天主圣子,天主圣神,紧密相联,不可分隔。这属实是对人类对实体的认识和理解。那么让这个实体保持下去。如果想对天主有完整的认识,我们便可知道:天主是无限的,人类是有限的。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稣叙述了天主圣三玄奥的共融。在天主圣三的三个位格之间,存有一种不言而喻而直接的共融。早期教会逐渐意识到:耶稣天主圣三的其他位格保持联系。耶稣不断提到:圣父派遣祂,随祂以后要来的,便是圣神。对耶稣提及事物的反思,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概念。 对这种共融的进一步解释,与天主实体相斥,最终使其变得复杂。相反,我们每天多次呼求天主圣三,我们所关注的,是呼求天主圣三的意义。我所想起的,天主圣父的肖像,是出现在浪子回头比喻中的父亲的景象。我所想起的,天主圣子的肖像,就是耶稣在十字架上,为伤害和嘲笑祂的士兵,祈求宽恕的景象。我所想起的,天主圣神的肖像,就是在五旬节时,赋予宗徒德能,赐予百姓理解宗徒神恩的景象。 圣教会试图用许多方式向我们解释天主圣三。这些方式中,我最喜欢的是圣若望·玛利亚·维雅内(John Marie Vianney)的爱火。火焰具有形象,颜色,并具有温暖。天主圣三好似同一火焰的三个不可分割的层面。与天主圣三共融,是人类的使命。天主圣三的特征是:祂们彼此各自生活,完美共融。祂们各自生活,意思是:行动,思虑,念想,彼此完全渗透。我们蒙召,在爱德中,达到如此共融的境地。唯在爱内,我们才能看到一窥天主圣三的真相。 一个过度关注天主圣三的人,好似若望·希亚(John Shea)在《千钟传奇》(Legend of the Thousand Bells)提到的那个男孩一样。有一座岛屿,离海岸线有若干公里。在这座岛上,有一座寺庙,在这庙里,有许多规格的钟,这些钟会随风鸣响。最终,这些钟沉入海中,人们每天仍然听到钟鸣。有一次,一个男孩,从远方而来,听到有关这些钟的传说。他试图好几天专注聆听这些钟的声

丙年五旬主日 - 明智與寬恕之神

Image
  若 20:19-23 在宗徒大事录中,可以找到圣神倾注的生动叙述:火舌,雷霆,风,为圣神降临营造了戏剧性的背景。这些图像在旧约中有他们预表性的根源。在戏剧性的描述中经常提到的有关雷霆的不连贯叙述,实际上并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最核心的现象是:胆怯和受到惊吓的门徒,他们发现自己有了新的能力,他们可以用带有阿拉美(Aramaic)口音的加里肋亚语(Galilean)向一大群讲不同语音的群众发言,并使他们能熟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他们所传报的讯息,是耶稣升天时托付他们的:藉着复活的主悔改和宽恕。宗徒受圣神的灌输,他们被灌输了一种清晰的思维,使他们理解事实的本相,他们的恐惧消失,耶稣升天时的托付,达到了一种更新的维度和目的。 他们传递的讯息,超越聚集一处群众的许多嘈杂语言,使每人能毫不费力的理解这些讯息。旧约中有关巴贝耳塔(创11:1-9)的叙述,在这里很重要。巴贝耳塔代表的是反抗天主的计划。这个计划,因天主扰乱他们的语言,以致他们不能理解每人的意图而被中断,这个反抗天主计划也宣告中止。五旬节时,天主使因巴贝耳计划而四散的祂子民,聚集一处,使他们在圣神的引导下,藉一种悔改和宽恕的语言,使他们形成一体,重构人类。 这项奥迹,并非关于人类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而是人类彼此理解的能力。人类最本质的不幸,在于不能理解彼此的兄弟,姐妹和近人。矫正这种不幸的方法就是培植相互理解的精神。正是这种理解的精神,才能使人聚集在一起。 曾有一人试图开始一种被称作世界语(Esperanza)的语言。在将近一百年的推广后,如今,只有大约二十万人在讲这种语言。当时的想法是:如果国际社会能有共同的语言,就能使理解彼此,变得容易。由于这种语言同在世界上的干扰和嘈杂无关,不能俘获人类的想象力,这并非与这语言的本质有关,而是与理解彼此的明悟有关。五旬节开启的,就是这样的明悟。 我们今天从若望福音中读到的福音章节,其所描述的是随耶稣复活而来的,圣神立刻的灌注。当祂向他们呼出祂的圣神气息以后,耶稣给他们权柄:“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得赦免,你们保留谁的罪,谁的罪就被保留。”这段经文时常会被人误读,以为门徒拥有自由裁量权,把人置于有罪的状态。应把这段经文理解为:耶稣所说有关宽恕主题的延续。门徒必须从耶稣那里学会无条件的宽恕。祂曾教导他们说:“如果你们不宽恕他人的罪,你们便是阻止圣父宽恕你们自己的罪。”耶稣邀请门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