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February, 2023

四旬期第一主日 (甲年) — 虚幻的幸福的诱惑

Image
玛 4:1-11 耶稣受试探的章节乃神学文本。作者使用圣经的语言和图像来传达耶稣的一生就是祂和诱惑者之间的戏剧性对峙。 耶稣最戏剧性的试探就是祂在十字架上时向天父大喊:「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了我?」(谷15:34)对于那些不明白耶稣当时其实是在祈祷的人来说,这些话听起来就是亵渎上主。祂正在朗诵《圣咏》第廿二篇。即使在祂极度苦难时,祂仍贯彻祂一生所行的,聆听圣经。 耶稣对诱惑者的回应涉及《出谷纪》的三个事件:百姓因缺乏食物和获赐玛纳而抱怨(出16);因缺水而抗议(出17);以及偶像祟拜(即拜金牛)(出32)。耶稣正经验祂的子民曾经历过的事。祂受到了同样的试探,并一一战胜它们。 第一个试探:「命这些石头变成饼罢!」(玛4:1-4) 在旷野中天主向梅瑟说:「看,我要从天上给你们降下食物,百姓要每天出去收歛当日所需要的……谁也不准将一些留到早晨。但他们没有听梅瑟的话;有些人把一些留到早晨,但都被虫子咬烂,发生臭味。」(出16:4, 19-20) 这是一个教导祂的子民如何控制贪婪的典型事例。天主想要把他们从占有欲和累积食物的欲望中解救出来。可是祂没有成功:百姓对世物的诱惑几乎无法阻挡。对于让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日用粮」去生活的处置仍困难重重。 耶稣被诱惑去用祂的神力为自己制造「饼」,然而祂却引述经文回答说:「人生活不但靠食物,而且也靠上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生活。」(申8:3) 只有那些在天主圣言光照下考量人生的人,才能正确地对世物作出真实的评价。所有世物不该被轻视、破坏和拒绝,但也不可把它们视为偶像。它们都是稍纵即逝的受造物,不是绝对的真实。 相对于缺乏必需品的,那些为私利而积蓄财富、靠别人的劳动而过活,以及穷侈极奢和浪费的行为是被邪魔操控。 魔鬼以迷人的面貌,摆出虔敬的姿态,利用天主的同一话语——或许被严重扭曲和愚蠢地解释——使人误入歧途。 魔鬼最终的目的不是要引起道德沦丧、脆弱和软弱,而是要破坏人与天主的关系。当人们内心蔓生天主没有恪守承诺、言而无信、没有得到应得的保护反而在危难时对信赖祂的人弃之不顾,因而产生怀疑时,魔鬼的目的就成功了。 「要求证明」萌生于怀疑。在旷野中因口渴而精疲力竭的以色列人就是被这种诱惑压垮,并高呼说:「上主是否在我们中间?」(出17:7)他们说的话激怒了上主:如果祂在我们中间,如果祂真的以祂的爱伴随我们,就让祂给我们一个征兆彰显祂自己,

常年期第七主日(甲年) — 成全的召唤

Image
 玛5:38-48 「主,我当不起(不堪当)」是我们领圣体前都会重复的一句。我们意识到自己不能像祢一样为弟兄们成为擘开的饼,毫无保留地倾流自己的血。我知道我没有力量能让自己被他人「吃掉」。「我只能前来恳求祢的圣神。」读经一以天主邀请祂的子民「你们应该是圣的,因为我,上主,你们的天主是圣的。」来开始。「你们每人应孝敬母亲和父亲;应遵守我的安息日;不可存心怀恨你的兄弟;不可复仇,对你本国人,不可心怀怨恨;但应爱人如己。」(肋19:3, 17-18)「若仇人饿了,你要给他吃;若是他渴了,应给他水喝」(箴25:21)这是旧约中道德最崇高之处的来源。 尽管以色列是天主所拣选的民族,然而在没有国家权力的古代社会,人民很容易诉诸复仇,无止尽的复仇。为了制止这种过分的行为,悔瑟五书便确立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出21:23-25)。 正确地理解的话,今时今日这法律仍然有效。若如此实行,保证将会获得公正的判决。耶稣旨在超越这种严厉的正义,并呼吁要以另一种方式去解决问题(玛5:38-42)。「你们不要抵抗恶人!」与其对弟兄姊妹诉诸暴力,还不如乐意地忍受不公义(玛5:39)。「若有人掌击你的右颊」(玛5:41),耶稣要求一种完全不同的行为,「你把另一面也转给他」。打破邪恶、犯罪和暴行的循环的唯一方法就是宽恕。 在以色列,对穷人而言,内衣就像夜间的毯子一样。正因如此,悔瑟五书规定它不能被夺取(出22:25-26)。耶稣却提出了一个极端的不公义案件:一个门徒的内衣被剥夺。显然,其他所有的品物都已被夺去。哪该作什么呢?耶稣说:不止内衣,连外衣——最后的一件衣服,你也要乐意让给他。他愿意保持赤身露体,如同他那在十字架上的主一样。 有权贵的人常常欺压穷苦的农民,强迫他们当守卫或挑重担。在耶稣受难的记载中就有这一个例子:基勒乃人西满被强迫背耶稣的十字架(玛27:31)。「若有人强迫你走一千步,你就同他走两千步。」这不是智慧的规则,也并非提议要使挑衅者改变的策略。耶稣要求门徒「求你的,就给他」(玛5:42)。不要假装明白、不要找借口、不要无中生有,不要把问题推到别人身上。若你能做些什么,就去做吧。 在最后的例子中,耶稣提及到双重诫命:「你应爱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玛5:43-48)。这就是基督徒伦理的顶峰。无偿和无条件的爱不求回报,如同天主的爱一样,甚至触及那些作恶的人。 能够奉献一切,不为自己

常年期第六主日(甲年) — 恪守诫命却进不了天国

Image
  玛5:17-37 耶稣在今天的福音中澄清道:「不要以为我来是废除法律或先知,我来不是为废除,而是为成全。」如果耶稣觉得有必要澄祂的立场,那就意味著有人觉得祂的行为和言论正在破坏以色列建基于圣神经文的信仰、期待和希望。耶稣尊重祂子民的法律和习俗,不过祂以最原本的方式来解释。祂的参考点并非按法律的字面意思,而是人的美善。为了爱人,祂毫不犹豫地打破安息日的诫律。耶稣的言论必须以这样的角度来理解,而今日的福音就举了四个例子,它们均是以同样的模式开始:「你们一向听过对古人说……我却对你们说……」 不可杀人!(玛5:21-26) 耶稣谓不可杀人这一诫命具有多重含义,远远超出人身攻击的范围而已。一个说冒犯人的话、易怒、怀有仇恨情绪的人其实已经杀了他的兄弟或姊姊(玛5:22)。如果有一种X光能探测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隐密,我们必然会大吃一惊。在死者中,我们会发现那些我们誓死不再交谈的人、那些我们坚拒宽恕的人、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指责其所下的错误的人、那些因我们的流言蜚语或诽谤而名誉扫地的人,那些被我们剥夺了爱和生活的喜乐的人。 谋杀总是由心而起。敌意必须被消除,否则它会使人变成魔鬼。犹太人在进入圣殿前必须经过彻底的洁净。耶稣宣告不是身体需要洁净,而是心灵。弟兄姊妹间的修和取代了所有洁净的礼仪。 在谈论不可杀人的诫命之后,耶稣论及奸淫。梅瑟五书的记载看似只禁止犯奸淫的行为。耶稣却直入诫命的核心,紧抓这诫命最核深的要求。有些友谊、情感和关系已犯了奸淫。这里有两个身体部位需要被截肢:右眼和右手。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是唤醒欲望(眼睛)和危险触碰(手)。这绝非教人损害身体,而是圣保禄所言:「我痛击我身,免得我给别人报捷,自己反而落选。」(格前9:27) 第三种情况有关休妻(玛5:31-32)。天主想要一夫一妻制和牢不可破的婚姻。圣经从第一页就清楚地指出:「二人成为一体」(创2:24)。然而,因为人的心硬,休妻才被引入以色列。相反于习俗、传统和拉比的解释,耶稣把婚姻回复到原初的纯洁性,且排除了会拆散天主决意保持合一的可能性。「除了姘居外」(即不忠贞/合法的婚姻)的条款看似留下了容许休妻的可能性,实际上涉及了私生子和不正常的结合。 当我们为了帮助身陷困境的人而隐藏基督教道德的要求时,我们对天主就不忠贞。人应谨记弃绝、牺牲和保持童贞的英勇精神是进入天国的门槛(玛19:12)。然而,耶稣明确的话并没

常年期第五主日(甲年) — 人怎么能成为盐与光呢?

Image
 玛5:13-16 今天的福音,耶稣以盐和光来定义门徒和他们的使命。以色列的拉比经常说:「梅瑟五书——即天主赐予祂子民的神圣法律——就像盐,没有盐世界就无法存在。」耶稣把这个形象应用到门徒身上。 盐第一个和最直接的作用就是给食物调味。自古以来,盐成为「智慧」的标记。这预示门徒要为世界带来赋予生命韵味和意义的智慧。 盐不仅用于佐料食物,也用于保存食物,防止它腐坏。基督徒是地上的盐:他的存在是为防止坠落,以免社会被邪恶的原则导致腐败和衰退。在一个对于人类生命从开始到自然死亡这个神圣性受到质疑的世界,基督信徒就是唤起这份神圣性的盐。当性行为、同居和通奸变得微不足道,甚至不再被提起时,基督徒便唤起男女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的神圣性,以及天主对婚姻之爱的计划。当人们追寻自己的利益时,基督徒就是保存的盐,时常对每个人唤起一个英勇的提议——把自己当作礼物。 紧接著真福八端,盐的比喻瞬即被讲论。若基督徒完全接受师传的建议,不加不减,不扭曲,没有用「然而」、「或许」和「但是」来淡化它,使它变得没有那么苛刻,且看似更可行的话,那么基督徒就是盐了。 例如,耶稣说要把个人资产分施给别人,要把脸颊的另一面也转给别人,要宽恕别人七十个七次。这就是福音之盐独特的韵味。然而,我们总是有想添加些少「常识」进去的诱惑。总有评论说人不能做得过了头,也得为自己著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宽恕别人的次数过了头,别人便会乘机利用你;又或是非必要,人不应诉诸暴力。这些评论都危及了福音真正的信息,使其失去了味道。 耶稣称祂的门徒为「世界的光」,宣示天主赋予以色列成为世界之光的使命注定要通过他们延续下去。灯的形象令人愉快:我们被引介到上加里肋亚(即加里肋亚北面)一个小农简陋的家中,那里点著一盏用粘土制成的油灯。它被放在铁架的高处,能照耀房子内最隐蔽的阴暗处。总没有人想到要把灯放在斗底下。 这个邀请并非要隐藏、掩盖福音信息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门徒不必担心要为耶稣的提议辩护或证明其合理性。他们只是无惧地宣讲,毫不害怕被人嘲讽或迫害。对万民来说这将会是一盏灯,「就如留神在暗中发光的灯,直到天亮,晨星在你们的心中升起的时候。」(伯后1:19) 诚蒙Fernando Armellini SCJ 供稿以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