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y, 2024

天主圣三节 (乙年) - 在天主圣三的默想中忘却自我

Image
  玛 28:16-20 天主圣三节是教会特别为反省天主圣三奥迹的日子。天主的概念与人类共同演化。嗜血、好祭献、战士,是人类早期对上主的形象,即使在犹太教这个上主预备基督和基督教的宗教也是这样认为。然而这些概念都要让路给对上主更精确的理解。祂永恒不变,始终如一。不过人类理解神圣启示的能力却不断改变。天主圣三是人类对上主理解的顶峰——即圣父、圣子和圣神不可分割的共融体。这是一个常人无法理解和解释的现实。啊,就让现实维持这样吧。如果我们能够透彻理解天主,那我们所知道的就不是无限的天主,而是有限的事实。 在今天的福音,玛窦提出「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的领洗方式,是初期教会后来的发展出来的。最初,授洗只是以耶稣基督的名字而已(宗19:4-7)。初期教会逐渐意识到耶稣与天主圣三其他位格保持密不可分的关系,祂亦不断提到:父派遣祂,而圣神会在祂之后降来。对耶稣这些参考文献的反思,让我们得出三位一体的概念。 进一步解释这种共融往往冒犯真实的权威,且最终变得更加复杂。相反,我们专注于其所唤起的意义的同时,每天向天主圣三多次祈求。最常抓住我的天父的形象就是《荡子的比喻》中的父亲;圣子的形象就是在十字架上为伤害和侮辱祂的士兵求宽恕的耶稣;而圣神的形象则是五旬节那天被赋予力量的门徒,和人们赐予明白门徒的话的时刻。 教会的圣者曾以多种方式为我们解释天主圣三的奥秘,当中我最喜欢的是圣若望.玛利亚.维雅纳堂 (St. John Maria Vianney) 所提及的火焰。一个有形状、颜色和温度的火焰。天主圣三好比同一火焰中三个不可分割的面向。在圣三内共融就是人类的命运。天主圣三在保持各自的身分的同时,以完美的共融住在彼此之间。住在彼此之间指的是其行动、思想和渴望的渗透性均达至完满。我们蒙召就是要在爱中达到这种与人之间的共融。只有在爱中,我们才能一瞥天主圣三。 任何过度专注于解释天主圣三的人,就像John Shea的著作《The Legend of the Bells》中的男孩一样。故事中有一个离海岸几公里远的小岛,岛上有一个寺庙,存有大大小小的钟,它们随著风吹而鸣响。最终寺庙沉没于大海,但人们每天仍能听见钟声。有一次,从远方来了一个男孩想要听听这个传闻的钟声。好几天,他努力专注于聆听钟声,并隔绝所有其他杂音。可是他从没有听到钟声。绝望之下,他决定回去。然而在最后一天,他去了他最喜欢的地方,不克意去

五旬节主日 (乙年) - 理解和宽恕的圣神

Image
  若 20:19-23 宗徒大使录对圣神的倾注的描述甚为生动。火舌、雷霆响声和暴风营造了五旬节戏剧性的背景。这些图像在旧约中均具有象征性的根源。很多时囿于这些戏剧性的叙述,使真正的神迹被蒙蔽因而未获充足的注意。这里的核心现象为胆怯和害怕的宗徒获得了新的能力,他们可以自信满满地以带有加里肋亚口音的阿刺美文向群众说话,而群众亦获得神恩,能以他们熟悉的语言来理解他们的话。他们所宣扬的信息就是复活的基督的升天指命、悔改和宽恕。藉著神圣的倾注,宗徒们充满对现实清晰的理解,他们的恐惧消失了,耶稣升天的指命带来了全新的幅度和目的。 这个信息超越了聚集的群众中多种语言的混乱,以及每个人都清楚无误地接收到宗徒所宣扬的信息。在此有必要回顾旧约中所描述的巴贝耳塔(创11:1-9)。巴贝耳塔代表了反抗上主的计划。当上主混乱了他们的语言,使他们无法互相理解时,这个藐视上主的计划才得以停止。而在五旬节期间,上主把因巴贝耳塔计划而四散的群众再次聚集起来,并在圣神的指引下,以悔改和宽恕的语言把他们合成一体,开始重建人类。 这里的奇迹并不在于群众能够明白方言的能力,而是在于群众能够互相理解的能力。人类其中一个根本性的悲剧就是未能理解别人就是自己的兄弟、姊妹和近人。培养一种互相理解的灵修就是解毒剂。正是这种理解方可将全人类团结起来。 曾有人尝试创造一种称为世界语的语言。经过近一百年的推广,现时只有约二十万人会说这种语言。当中的用意是如果国际团体间有一种语言,他们彼此就会更容易互相理解了。可是语言未能刻划人的想像力,因为世界的分裂和混乱并非语言的问题,而是理解他人的心思的特质的问题。五旬节正开启了这种理解。 今天我们从圣若望福音读到圣神在耶稣复活后马上就倾注到宗徒身上。当耶稣向他们嘘了一口气后,便赋予他们能力:「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得赦免;你们保留谁的罪,谁的罪就被保留。」这段经文常常被误解为门徒被允许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能把人扔进罪恶的状态。这段经文应被解释为耶稣所讲的宽恕主题的延续。这些门徒从耶稣那里学会了不设限的宽恕。祂教导他们,如果不宽恕别人的罪过,则阻碍自己得到天父的宽恕。耶稣并非邀请门徒保留谁的罪而不被宽恕,反而是邀请他们要达致全世界,宽恕他人的罪过。其隐藏的信息是,若你无法向世上最后一个人赦罪,那个人就会活在罪恶的痛苦中。罪之赦应被理解为受洗时重要的部分。 罪被赦免后,其剌就不会再

耶稣升天节 (乙年) - 升到天上

Image
玛16:15-20 今天我们庆祝耶稣升天节,纪念耶稣基督上升到天国。然而,福音之始却邀请我们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就是邀请我们除了人类之外,把一切受造物都纳为福音的受益者。相应地,我们最好重新审视一下,那个只保存对人类有用之物,而毁灭对人无用之物的策略。以这种方法对待受造物,最终只会耗尽有用之物,而消除无用之物,最终两者皆失。就让福音成为一切受造物的喜讯吧! 有趣的是,佯随门徒而来的天国的神迹均来自大自然。若被蛇咬也不会受伤。创世纪中的蛇的诱人毒液导致亚当和厄娃死亡。在新的国度里,蛇的毒液不足以致死门徒,也没有任何毒液足以消灭他们。这暗示福音的传播是宇宙和谐的恢复。 把宣传福音误认为是游说演练的行为是一种误解。耶稣把福音定义为向穷人、被罪恶俘虏的人宣告释放,和向盲者宣告复明的喜讯(路4:16-20)。福音具有释放的能力,而福音的宣讲应是释放能力的行动,它包含基于福音精神的整个创世的全新视野。 在升天的场景中,玛窦圣史指出耶稣许诺祂会陪伴门徒直到今世的终结。离开的人说他不会离开看似矛盾。所以上升的目的就是常在一起。因此,升到天上并非指移动到某处,而是耶稣与父所建立的一种新的关系方式,也是祂常与我们同在直到今世的终结的全新展现方式。耶稣永远地摆脱了肉身和地方的限制,得以活著并伴随祂的门徒直到今世的终结。 当我父亲去世时,我个人深深体会到这种存在。一切来得太突然,再多的安慰也不足以抚慰我悲伤的心。就在此时,我修会的长上玛窦神父探望我。他要我别把父亲的死视为永远的不在。他说:「他离开了你,但他现在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亲近你。」那是真的。从那以后我再也不用致电给他征询意见。他与我更加亲密,即使在他过世十四年后。我在我的想像空间里与他讨论我必须做出的任何困难决定。 耶稣升天节同时要求我们从限制我们活出完满生活的事物中提升起来。大地和它的眷顾,肉身和它的欲望本身并非坏事。然而,对肉身和身边事物的关心却把我们锁进某种自私行为的监狱里。 有时,我们把这狭小的世界视为生命最后的领域。耶稣升天节邀请我们突破上限,突破那个把我们困在狭小世界的偏见和信仰体系。当我们突破上限时,我们就能看到无限的圣神可能性,并达到完满的生活。

复活期第六主日 (乙年) - 升华至神圣之爱

Image
  若15:9-17 今天的福音延续耶稣有关爱的劝言。耶稣制定了一个合乎逻辑,能够到达祂爱的王国的基本准则。我们今天读到的若望的书信,就是对福音的评论,他在书信中解释道:爱属于天主,然后逐渐强调地说:天主就是爱。 要定义爱是十分困难的事。圣保禄尝试在致格林多人前书第十三章解释爱做什么,不做什么。由于这些情感极为复杂,许多精神状态都被视为爱。喜欢一个物件,一个风景,一首诗,一只动物,人都会以「爱」这个动词来表达他们的感受。甚至迷恋一个人,也可以被视为爱。一只狮子照顾牠的幼崽也可被称为爱,因拯救陌生人而丧命也可被视为爱。爱的幅度可从简单的美学到牺牲的死亡。所有的这些都是天主爱的火花。然而,要达到神圣之爱的成熟程度,我们就我进入逐渐理解基督的价值观的过程。爱是天主最纯粹的形态。 让我们尝试把耶稣谈论的爱的层次进行排序: 本能的爱 这是母亲对子女的爱。即使是动物也能做,有时动物比人更强烈地能表现出这种本能。这是对那些与父母有血缘关系的人更具有保护性的爱。耶稣用母鸡对雏鸡的关爱来表达了这种感情关系。(玛23:37) 社交之爱:爱那些爱你的人 这是一种倾向之爱。你对来自同乡、同一个家族的人、介于兄弟和姊妹之间的人、配偶等等怀著独特的偏爱。我们就是基于这种倾向来建立团体,这在群居动物中亦很常见。听听耶稣是如何谈论这种爱的:「若你们爱那爱你们的,为你们还算什么功德?因为连罪人也爱那爱他们的人。」(路6:32) 高层次的爱:不要恼恨那些恼恨你的人 「若你想起你的弟兄有什么怨你的事, 把你的礼物留在那里,先去与你的弟兄和好。」(玛5:23-24) 更高层次的爱:宽恕那些伤害你的人 「你应爱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玛5:43) 人类最高层次的爱:为你的朋友舍命 这是属人最高层次的爱:「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若15:13) 神圣之爱 「基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了。」(罗5:8)这成为神圣之爱,并不是因为只有天主才能做到,而是因为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时,我们在基督内生活的过程就开始了。 当门徒能够像耶稣一样去爱时,耶除称他们为朋友而非仆人。在这种背景下,使用「仆人」一词或许会引人不快。在此之前耶稣把他们视为仆人了吗?不对!这是不恰当的解释。只有当我们仔细阅读《荡子的比喻》中哥哥所说的话,我们才能明白仆人的用意。哥哥说:「你看,这些年来我服事你,从